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维护地球上所有生命。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由来
联合国大会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也称“华盛顿公约”)签署日(3月3日)确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CITES作为一个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列入其附录的物种免予遭受可能由国际商业贸易导致的灭绝。中国作为CITES的缔约方,将与各缔约方一道,共同推动实现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重要决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公众卫生安全构成的巨大隐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行为,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
二、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对违反前两款规定的行为,参照适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处罚。
三、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四、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
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审批和检疫检验等规定,并严格执行。
五、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查处违反本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
七、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依据本决定和有关法律,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为本决定的实施提供相应保障。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
八、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地球是无数动植物物种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的持续扩张,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和对物种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让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生活在野外的动植物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包括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地球不止是人类的,人类应当学会尊重其他的物种,留出一份生存空间给其他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倡议
从餐桌做起,
摒弃不良饮食陋习,
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