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海洋

花的海洋

走 茎 龙 头 草

640.webp.jpg

1. 学名:Meehania fargesii (Lévl.) C. Y. Wu var. radicans (Vaniot) C. Y. Wu

2.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3. 别名:走茎华西龙头草、走茎龙头花

4. 特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拱状匍匐,长达80cm。叶对生;叶片心状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脉下陷。花较大,对生叶腋;花萼钟形,绿色,5裂片近等大;花冠二唇形,淡紫色,长3~4.5cm,二唇形,上唇较短,下唇3裂,中裂片上有紫斑和长柔毛。花期4~5月,果期6~8月。

5. 分布:产于临安、桐庐、天台等地;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

6. 生境:生于海拔800~1500 m的沟边草丛中、林下阴湿处。

7. 园林用途:植株匍匐,花大色艳,适作林下观花地被,也可盆栽观赏。

8. 繁殖方式:扦插、播种繁殖。

9. 附注:高野山龙头草M. montis-koyae,茎圆形,近直立;叶片揉碎后有臭味,边缘具圆齿,下面常紫色并具下凹腺点;产于桐庐、松阳、龙泉、文成、泰顺;日本也有。

640.webp (1).jpg



韩 信 草

640.webp (2).jpg


1. 学名:Scutellaria indica Linn.

2.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3. 别名:印度黄芩、耳挖草、疔疮草

4. 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40cm,茎被下曲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肾圆形,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浅心形或心形,边缘有圆锯齿,下面常带紫红色。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总状花序,常偏向一侧;花冠二唇形,淡蓝紫色,上唇盔状,下唇有深紫色斑点。花期4~5月,果期5~9月。

5. 分布:产于全省山区、半山区;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及河北;日本、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也有。

6. 生境:生于山坡路边、林下或溪沟边草丛中。

7. 园林用途:植株低矮,花密色美,可作观花地被、花境、花坛或岩面美化,也可盆栽观赏。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繁殖。

9. 附注:传说汉朝名将韩信曾用其为士兵疗伤,下属遂取此名纪念之。京黄芩S. pekinensis,茎有上曲柔毛;叶基截形至圆形,背面绿色;花紫红色。

640.webp (3).jpg



南 丹 参

640.webp.jpg


1. 学名:Salvia bowleyana Dunn

2.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3. 别名:丹参、紫丹参

4. 特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高0.4~1m。一回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顶生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锯齿。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管形,深紫色;花冠二唇形,淡蓝紫或紫红色,花柱长伸出,顶端不等2裂。花期4~5月,果期6~8月。

640.webp (1).jpg


5. 分布:产于全省山区、半山区;分布于华东及湖南、两广。

6.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溪边草丛中。

7. 园林用途:花萼深紫,花冠色彩丰富,美丽耐看,适作观花地被、花境,也可作切花。

8. 繁殖方式:播种、分株、扦插繁殖。

9. 附注:变型白花南丹参f. albiflora G. Y. Li, f. nov.,产于临安。

640.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