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世 界 候 鸟 日
世界候鸟日,这个活动是由《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与《全球迁徙物种公约》(CMS)联合发起的,两个国际条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管理执行。
今年的主题为“鸟类连接我们的世界” (Birds Connect Our World)。
迁徙是鸟类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过程,按照迁徙习惯来分,可分为候鸟、留鸟和迷鸟。3-4月份(春季),华东地区处于迁徙期的候鸟众多,包括雁鸭类、涉禽类、鸥类和林鸟,经过华东地区的候鸟还有鸻鹬类 。
物种目录
▷ 普通鸬鹚、暗绿背鸬鹚 ▷ 蒙古银鸥、大凤头燕鸥 ▷ 白腹蓝鹟、白眉姬鹟、乌鹟 ▷ 长嘴剑鸻、东方鸻、金眶鸻 ▷ 反嘴鹬、蛎鹬 | 普 通 鸬 鹚 (lú cí) Phalacrocorax carbo 体大(90厘米)的鸬鹚。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 暗 绿 背 鸬 鹚
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体大(81厘米)的黑色鸬鹚。似普通鸬鹚但两翼及背部具偏绿色光泽。繁殖期成鸟头及颈绿色具光泽,头侧具稀疏的白色丝状羽,脸部白色块斑比普通鸬鹚大,腿也具白色块斑。冬季黑褐色,颏及喉白色。嘴基裸露皮肤黄色。幼鸟胸部色浅。
| 蒙 古 银 鸥
Larus mongolicus 银鸥复合体中体大(60厘米)的鸥。上体浅灰至中灰,腿黄色。冬鸟头及颈背无褐色纵纹。
| 西伯利亚银鸥
Larus vegae 银鸥复合体中体大(62厘米)的灰色鸥。腿粉红色。冬鸟头及颈背具深色纵纹,并及胸部;上体体羽变化由浅灰至灰(birulae)或灰至深灰(vegae)。两者均偏蓝色。通常三级飞羽及肩部具白色的宽月牙形斑。合拢的翼上可见多至五枚大小相等的突出白色翼尖。飞行时于第十枚初级飞羽上可见中等大小的白色翼镜,第九枚具较小翼镜。浅色的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内边与白色翼下覆羽对比不明显。
| 大 凤 头 燕 鸥
Thalasseus bergii 体大(45厘米)的具羽冠的燕鸥。夏季头顶及冠羽黑色,由具白色杂斑过渡为冬羽的头顶白色、冠羽具灰色杂斑。上体灰,下体白。幼鸟较成鸟灰色深沉,上体具褐色及白色杂斑;尾灰色。嘴上色彩最有别于其他凤头燕鸥。
| 白 腹 蓝 鹟
Cyanoptila cyanomelana 体大(17厘米)的蓝、黑及白色鹟。雄鸟脸、喉及上胸近黑,上体闪光钴蓝色,下胸、腹及尾下的覆羽白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深色的胸与白色腹部截然分开。
| 白 眉 姬 鹟
Ficedula zanthopygia 体小(13厘米)的黄、白及黑色的鹟。雄鸟腰、喉、胸及上腹黄色,下腹、尾下覆羽白色,其余黑色,仅眉线及翼斑白色。雌鸟:上体暗褐,下体色较淡,腰暗黄。
| 乌 鹟
Muscicapa sibirica 体型略小(13厘米)的烟灰色鹟。上体深灰,翼上具不明显皮黄色斑纹,下体白色,两胁深色具烟灰色杂斑,上胸具灰褐色模糊带斑;白色眼圈明显,喉白,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下脸颊具黑色细纹,翼长至尾的2/3。诸亚种的下体灰色程度不同。亚成鸟脸及背部具白色点斑。
| 长 嘴 剑 鸻 (héng)
Charadrius placidus 体型略大(22厘米)而健壮的黑、褐及白色鸻。略长的嘴全黑,尾较剑鸻及金眶鸻长,白色的翼上横纹不及剑鸻粗而明显。繁殖期体羽特征为具黑色的前顶横纹和全胸带,但贯眼纹灰褐而非黑。亚成鸟同剑鸻及金眶鸻。
| 东 方 鸻
Charadrius veredus 体型中等(24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鸻。嘴短。冬羽:胸带宽,棕色;嘴狭,脸偏白;上体全褐,无翼上横纹。夏羽:胸橙黄色,具黑色下边,脸无黑色纹。与金斑鸻、蒙古沙鸻及铁嘴鸻区别在腿黄色或近粉。一些年长鸟头部沾些白色。飞行时翼下包括腋羽为浅褐色。
| 金 眶 鸻
Charadrius dubius 体小(16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鸻。嘴短。与环颈鸻及马来沙鸻的区别在于具黑或褐色的全胸带,腿黄色。与剑鸻区别在于黄色眼圈明显,翼上无横纹。成鸟黑色部分在亚成鸟为褐色。飞行时翼上无白色横纹。热带地区的亚种jerdoni体型略小。
| 反 嘴 鹬
Recurvirostra avosetta 体高(43厘米)的黑白色鹬。形长的腿灰色,黑色的嘴细长而上翘。飞行时从下面看体羽全白,仅翼尖黑色。具黑色的翼上横纹及肩部条纹。
| 蛎 鹬
Haematopus ostralegus 中等体型(44厘米)的黑白色涉禽。红色的嘴长直而端钝,腿粉红,上背、头及胸黑色,下背及尾上覆羽白色,下体余部白色。翼上黑色,沿次级飞羽的基部有白色宽带。翼下白色并具狭窄的黑色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