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又添新成员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又添新成员

为了推动中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于2004年组织有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院外相关单位的合作者,参照全球森林观测网络(ForestGEO)样地建设的技术规范,开始建设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基于该平台连续多年的观测数据,CForBio共发表学术论文567篇(截止2019年底),其中SCI索引刊物论文316篇,包括数十篇发表在国际主流刊物如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Ecology Letters、Ecology等刊物的学术论文。

    继2019年陕西秦岭皇冠样地、广东车八岭样地及云南纳板河样地加入CForBio后,2020年5月,CForBio又新添黑龙江中央站样地、四川王朗样地和云南普洱样地三个新成员。这三个样地的加入是对现有CForBio 网络覆盖的森林类型的补充,加强了西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和大小兴安岭交错区的温带阔叶林的代表性。

    截止到2020年5月,CForBio已在北方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共建成23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和近60个面积1-5公顷的辅助样地。样地总面积达到665.6 ha,标记的木本植物(DBH≥1 cm)1893种268.54万株,比较好地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北纬51.82°-21.61°)

image.png

黑龙江中央站大小兴安岭交错区温带落叶阔叶林25公顷监测样地

image.png

中央站样地位于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大小兴安岭交错区。样地内乔木主要包括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黑桦(B. dahurica)等。样地内DBH大于等于1cm 的木本植物个体数为36338株,立木共计34788株,分支共计3592。



四川王朗亚热带亚高山暗针叶林25公顷监测样地

王朗样地位于四川省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典型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原始林,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为林冠层优势树种。第一次清查共标记63477株木本植物,总计59228个分枝,分属14科27属46种。



云南普洱常绿阔叶林30公顷监测样地

image.png

普洱样地位于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为典型的西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建群种主要有短刺锥(Castanopsis echidnocarpa)、西南木荷(Schima wallichii)等。样地共记录DBH≥1cm的木本植物271种140868株,分属78科179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