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盛宴:豪华编委
虽然《野花》看上去不厚,体积也不大,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科学性、专业度。这是因为编写小组的成员卧虎藏龙,个个都是精兵强将:编写团队有5位博士、8位硕士、多位本科成员,不但有雄厚的植物学、分类学、生态学基础理论功底,还有很丰富的野外植物科考实践经历。
野外赏花神器:雨露均沾、涵盖面广
我们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城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在这些区域精挑细选、细心甄别出300种城市野花,不但基本囊括长三角城市周边的常见野花,还能代表这一地域的城市生态。
《野花》不仅仅关注那些高颜值、吸引人的花朵,也收录了很多不那么好看的野花,比如拉拉藤、荨麻、铁苋菜等等。野花的生态价值不完全等同于颜值,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植物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拉拉藤是黄钩蛱蝶的寄主,没有了“丑陋”的拉拉藤,我们便看不到这种美丽特别的蝴蝶。
收录那些并不好看但依然重要的植物,就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以貌取花”,要认识到生命没有高低贵贱,每一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需要我们关注和保护。
18万字+2000张图:内容丰富,图片精美
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都要经过编写小组的反复推敲、集体讨论,都凝聚着编写团队的心血。我们从上百万张图库中筛选出2000张图片,撰写了18万字,最终完成了这本“小书”。
翻开手册,你会发现,每一种野花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学名、科属、别名、分布、花期与果期、特征描述等,属于植物识别手册的标配。《野花》新增的植物拓展部分是一个小型的科普讲堂,也是这本手册精华所在,融汇了植物名称的由来、有趣的传说、实际的用途、生物演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科学与趣味结合,非常值得一看!
当然还有图片。每一种植物都精选了3-8张图,表现植株及不同部位特写、不同时期特征,也在部分图中标注识别特征,以最直观、全面的方式展示植物的特征。或许,有些图片并不十分美观、不够艺术,但是却高度反映着野花野外生长的最真实样貌。你真实所见的,就是图片所呈现的,这样拿着手册比对,植物真实身份“呼之欲出”。
通俗易懂+携带方便:助你进阶植物达人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植物大咖操刀的《野花》是不是太专业啦,普通人会不会看不懂呢?无须为此担心!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文字,提炼出不同植物的独有特质。
本手册前面还有植物的基础知识介绍,对植物的基本形态、术语、常见的野花代表科等进行了介绍,助你快速上手。根据花色、花瓣数量来检索,对照手册目录,快速检索,再结合每一种植物右上角的花部示意图,快速了解这朵花的结构,就可以找到需要鉴定植物的相关知识。
在野外赏花,携带方便也同样重要。《野花》的尺寸为11cm*18cm,可单手拿持,装在背包里也并不需要占太大空间。同时,为了使得《野花》更加轻薄,户外使用更加方便,我们舍弃了传统的105g铜版纸,特意选用了成本更高的80g哑粉纸(户外不易反光)。
《野花》在手,植物在眼前,快速检索,比对、观察、思考、总结以及知识拓展,犹如多位植物大神在旁辅导,光环加身,你离植物达人也就不远啦!